10月23日,我校在绵阳市科技城创新基地举行大学科技园开园活动,活动主题为“科创领航 推动校地企院高质量发展”。绵阳科技城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申泽,绵阳市教体局二级巡视员周时光,市委组织部部务委员杨鹏,绵阳市科技局副局长张传斌,绵阳市财政局副局长杨彦彬,绵阳科技城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何波,四川省新华强制隔离戒毒所党委副书记、政委景绍波,省内外15家企业负责人,学校及附属医院的领导、师生代表参加了开园活动;活动由校长李祥主持。

大学科技园是以高校为依托,将高校科教智力资源与市场优势创新资源紧密结合,推动创新资源集成、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创业孵化、创新人才培养和开放协同发展,促进科技、教育、经济融通的重要平台和科技服务机构,也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融通创新的重要平台、构建双创生态的重要阵地、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的重要载体。

校党委书记李炜弘在致辞中表示,大学科技园开园不仅是我校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更是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融入绵阳科技城建设,推进医工结合、教研医产协同发展的重要举措。我们将以医药为特色,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以产业发展为目标,聚焦智慧医疗、生物科技、健康管理、教育服务、康复治疗等领域,整合学校、企业、科研机构等各方资源,打造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项目孵化、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并将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和资源投入,为科技园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为科技园入驻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和合作平台,最终将其建设成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中心、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摇篮。

申泽表示,金沙集团1862cc成色大学科技园项目的落地,不仅体现了双方主动服务和融入绵阳战略、助力地方发展的责任担当,同时在促进资源共享、推动产业升级、服务地方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也对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文化传承有着更新更深的实践探索。双方的携手必将共同开启大学科技园项目的新篇章。

周时光指出,希望金沙集团1862cc成色以大学科技园开园为契机,建立健全大学科技园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聚焦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等前沿领域,推动创新资源集成、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创业孵化、创新人才培养和开放协同发展,推进校地、校企、校院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早日建成国家大学科技园。

活动现场,副校长肖玲代表学校与绵阳科技城新区管理委员会签订了校地战略合作协议;与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绵阳分公司、四川正基岩土工程有限公司、北京眼神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海每康智能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四川华鼎世纪中医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四川省信捷迅科技有限公司、四川乾灸堂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分别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探索校地、校企合作新模式,打造合作新典范,深入推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加强在技术、人才等方面的供需对接,凝聚新质生产力,助推高质量发展。


学校还成立了中医学、临床医学、中药学、人文社科四个科教创新群体,与附属医院成立了校院联合创新基金,发布《2024年度校院联合创新基金项目申报指南》。三个科研团队分享了近期的科研成果。许强副研究员以中医辨证和工程学结合的视角,向大家讲解了面向移动端的中医智慧诊疗平台——云脉相关技术;肖占刚教授聚焦“产-研-用”视角,分享了细胞治疗与细胞药物的基础研究和转化成果;许磊以医工结合的视角,介绍了基于脑机接口与人工智能运动医学与功能康复全面解决方案,为健康产业发展提供思路。

活动还邀请到多名行业专家进行专题报告,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与中医药融合创新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刘勇国教授,深入剖析医工结合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驻天府中医药创新港副主任张定堃教授解读了概念验证助力现代中医药科技成果转化的路径和成效;四川省知识产权运营中心中医药产业中心知识产权顾问黄安邦进行了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宣讲。
此次活动为学校开展校地、校企、校院合作开启了新的篇章,为学校跨越发展和服务地方社会注入了新的动能。
(文/图:宣传统战部)